驗光到底要不要散瞳?

YUNG CHUN
A+A-
重置

哥白尼的日心說在17世紀的時代認為是正確的學說,但現在我們都知道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,相對於銀河來說,太陽系就像顆小塵埃;牛頓的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在低速的物理世界是正確的,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顛覆了我們習慣的物理學規則,而今日的量子物理學我們發現了相對論也有可以質疑的地方 。

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,當我們以更廣的時空維度去看,我們所認為的真理可能是不正確的,近視也是如此,近視以前認為是肌肉過度拉扯所致,也有人認為是眼壓過高所致,但我們現在來看,卻不是正確的說法。

驗光與散瞳

驗光也是如此,以前驗光有些準則是說要在暗室,也有些文獻說是在亮室才不會過矯,那到底要相信什麼呢?散瞳驗光到底要不要呢?要用散瞳驗光的度數配眼鏡才準嗎?台灣目前有一說法在眼科與部分民眾流傳,認為散瞳驗光才是真正的度數,用這個度數配鏡才準確,在思考這個說法前,我們先來說明為什麼有些時候需要散瞳驗光,我們眼部有肌肉為睫狀肌,擔任眼睛視近物的調節功能,不同年齡的調節力會不同,年紀越小調節力會越強,如果在驗光過程中如果有調節介入的話,會造成驗光的干擾,這樣驗光的結果有可能造成近視眼驗光度數比實際高,遠視眼驗光比實際低,所以為了獲得準確的度數,我們需要充分麻痺睫狀肌,讓調節不要介入,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散瞳驗光。

聽起來似乎很正確,最好不要調節介入是最好的,我們都想要正確的度數,但我們細想一下,我們是要正確的度數還是舒適的度數,正確=舒適嗎?如果在把時間拉長些,你散瞳驗光的時候是你肌肉麻痺的時候,問題是我們只要還在呼吸,我們就有一定的神經肌肉張力,不可能是麻痺,那這樣拿肌肉麻痺時候驗出來的度數來是一定是合用嗎?

我經常思考這些臨床中遇到的問題,很多教科書沒有提到或者無法解釋,或者是各有各的說法,但就臨床上的經驗,我的想法是如下:

  1. 孩童在檢查時候較容易緊張,配合度也容易不佳,散瞳驗光是一種有效率的方式。
  2. 如果眼睛有異常狀況造成肌肉的強直僵化,散瞳驗光可以得到相對正常的度數
  3. 我們量身高時候,都要脫鞋,因為我們想要得到正確的身高,但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不會赤腳在外面走路,散瞳驗光好比脫鞋量身高,得到的數據固然真實可以參考,但不一定是我們需要的,建議15歲以上驗光的人,正常來,照你正常的生活步調去驗光所正常驗光即可。

驗光其實一直都有流派的分別,德式美式,澳洲/日本,其實都各有其主張,沒有對與錯,希望視光學能夠越來越進步,在未來更廣的時間維度下能夠出現更好的理論準則幫助我們。

也許你會想閱讀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