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對於眼睛的影響

YUNG CHUN
A+A-
重置

睡眠時的眼睛狀態

睡眠對身體很重要,相信大家都知道,這邊我們來說說睡眠時期,眼睛的活動。

睡眠時期,眼睛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,就是把眼部生理作用累積的廢物代謝掉 ,尤其是在睡眠期間的“快速動眼期”,我們眼睛要不停的轉動,促進靜脈回流,可以想像是用甩的方式,把髒東西甩出來。

我們可以發現當睡眠充足時,眼睛會覺得非常舒服,但只要睡眠不足或是熬夜,眼睛就會乾澀,充血血絲浮現,這都是眼睛沒有把代謝的東西排除的關係。

其實眼睛的血管循環不像身體的其他部位那麼有效率,所以在會利用睡眠期間的快速動眼期好好的進行代謝,來幫助眼睛修復。

起床時的眼睛狀態

那為何睡眠起來時候,為何要過一陣子眼睛看東西才清楚,或是感覺起來好對焦。

起床我們有些時候會發現看東西有點水霧感或是不清楚,大約會在 15-20 分鐘後才清楚,這是為什麼呢?

首先來理解一下,角膜的生理代謝時所需要的氧氣,在睜眼狀態下,80%來自空氣,15%來自於血管運輸,5%來自於房水。空氣中的氧氣需要溶解於淚水中才能到達角膜。

在閉眼的狀態下,85%~90 %氧氣來自於血管,10%~15% 氧氣來自於房水。

其實我們睜開眼睛時,角膜暴露在空氣中,角膜表面的氧氣水平均為21%(約是氧氣在大氣中的比例)。在閉眼(睡覺)的狀態下,僅靠血管與房水來運輸氧氣,氧氣水平均約是7%,是睜開眼睛狀態下的1/3。

氧氣供應一旦不足,角膜生理代謝能量下降,眼睛為維持機能,會進行無氧反應(原本用氧氣當燃料,改用葡萄糖當燃料),無氧反應的生成物有乳酸,乳酸一旦堆積久了,就會形成角膜水腫。

角膜水腫,就會造成眩光感,看東西有水霧感,有點類似自己手機的鏡頭,如果微微的滴上幾滴水,拍照起來一定不清楚啊!

睡醒起來,眼睛睜開,開始接受到空氣中氧氣,無氧反應減少,水腫就會慢慢消去了,我們看東西也就開始清楚了。

起床看東西會有短暫的疊影現象

睡眠起來時,是否發現過視物有疊影,無法對焦,得揉揉眼過一段時間才清楚。也許這個現象不是常常發生,但如果覺得頻率有增加了,我們就得要注意了。

我們的五官不似希臘、羅馬的雕像那麼完美,總有點不對稱,有點大小眼,有點高低眉,有點歪鼻子,但大致上不會差異太大。在眼睛,我們除了在表面上可以看到的大小眼或是眼皮不對稱性,其實它們彼此長的位置也會有點高低差喔。

當然高低差很多的人我們會稱做斜視,在小時後就會去看眼科了,我們在這要討論的是有比大部分的人多那麼一點高低差的眼睛。

我們右眼與左眼同時看到影像,這兩塊同時要進去大腦合併處理,假設眼睛大致對稱,這兩塊影像堆疊融像順利,看到的影像除了清楚還會因為雙眼有少許的位差而產生立體感,但如果眼睛有點不對稱,我們大腦就會命令眼部的肌肉去牽引眼球,長高的那眼往下拉,長的低的往上扯,彼此能夠大致對齊,讓我們的融像順利。

當我們在年輕力壯的時候,我們眼部的肌肉都很有力,所以即使我們眼睛有點那麼長歪了,靠著“肌肉”的幫忙還是可以把兩個影像拉到大致對齊,融像上不會出現太多問題。但是只要肌肉有狀況了,我們融像可能就會不順利進而產生疊影了。

肌肉怎樣會有狀況呢?

1.年老時造成的肌肉力量退化2.藥物造成的肌肉鬆弛(常見四肢肌肉發炎所服用的肌肉鬆弛劑)3.疲勞所導致(近距離用眼或是熬夜)4.睡眠品質不佳,沒有得到充分休息5.神經傳導有狀況(如鼻咽癌做放射線治療,使得專司眼部肌肉的第3/4/6對腦神經有受損,肌肉出力產生僵直或筋攣或是患有肌無力症)6.其他可能干擾肌肉的出力狀況,如緊張壓力或是血液循環不良

那睡醒之後的疊影比較可能是第1點與第3點及第4點,

我們在年輕時,即使熬夜或是疲勞,肌肉力量還是可以負擔對齊所需的出力程度,一旦我們年長,肌肉力量已經不如年輕時,加上疲勞的弱化。睡眠品質如不佳會使得肌肉在出力時更加吃力,就會造成疊影現象的產生。

如果睡覺姿勢不良導致血液循環不好,也有可能造成睡醒時,肌肉出力不順,這時候揉揉眼睛讓眼部充血會好一些(不建議這樣做),理想的是可以洗臉或是熱敷眼部,刺激肌肉就可以讓肌肉回覆正常。當然慢慢等,肌肉也會回覆正常運作。

如果已經有睡飽沒有疲勞,也沒有疾病,那如果還是會有疊影呢?那這時候就知道我們肌肉已經退化,此時應該要去找眼科醫生或驗光師使用特殊處方來處理了。

那這樣眼睛可不可以抗老化或是重訓,讓這種情形延緩或是不要發生?答案是可以的,會在日後發表一篇關於眼球訓練的系列文章。:)

也許你會想閱讀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