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科驗光與驗光所驗光有什麼不同?

YUNG CHUN
A+A-
重置

眼鏡是眼睛的用藥

眼鏡是驗光師驗光出來的處方配置的產物,有點像是醫生開出來的的臨床用藥。

買藥其實需要謹慎,但其實大部分人還是沒有意識到這些事實。

我想跟台灣的一直以來的環境有關,我們在新聞上或是聊天時都會遇到有人說做眼鏡是暴利,網路上多的是網友去哪配到便宜眼鏡,如何去找免費驗光網路配鏡的話題,每每遇到這個,都讓我這個苦讀視光學多年的書呆子苦笑,覺得情何以堪。

台灣的配鏡環境

眼鏡店早期是以販售眼鏡產品(有的還販售鐘錶),不具備我們今天所說的視光學技能。

以看到1.0的視標為標準的驗光完全不能代表視光學。

所以視力表量測服務是免費的,配鏡是可以20分鐘取件的,這種業務模式造成眼鏡商品是最重要的主體,常常出現驗光10分鐘,討論商品價格30分鐘以上的現象。

這正是因為眼鏡店技術弱勢,甚至空白,只能仰賴眼科給的處方,所以只能用強調商品服務價錢來經營。

但其實以看1.0或是電腦度數少個0.25D-0.50D的配法(在眼科也常看到這種配置),不但大幅度貶低了這門科學的嚴肅性,更給戴眼鏡的人帶來了長期、慢性、無聲的視覺損害。

但不能否認的是,當技術服務還沒有受到重視,法規還沒完善的時候,在醫院或是眼鏡店的廉價或免費的檢查服務是存在的,但這樣子很有可能損害患者的眼健康。

驗光與眼鏡銷售如果沒有在一起,一旦出問題就無法尋找問題的原因。

眼鏡銷售點會說:我是照處方做的眼鏡,是處方的問題。

驗光方會說:是他們做的眼鏡,是眼鏡的問題。

眼睛配置

一副眼鏡要配置,要考慮的有:

1.瞳距(雙眼瞳孔的彼此間距)

2.眼位高(眼睛距離眼鏡底圈的高度)

3.傾斜角(眼睛與眼鏡之間的夾角)

4.面彎(彎度會改變鏡片的有效度數)

等數據是否與配戴者一致,以避免稜鏡效應。

稜鏡效應:戴眼鏡出現稜鏡效應,就會造成眼睛容易過度疲勞,不但近視度數容易增加,也可能會誘發隱斜位

度數換算

驗光的鏡架與實際購置的鏡架的參數差異距離是否一致,傾斜角度要換算等,有非常多要考慮的因素。

最重要的是萬一要下特殊處方(高度數、高視差、斜視),實際眼鏡能不能做,如何讓眼睛去適應特殊眼鏡。

但可怕的是,人眼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,

不合適的處方與產品對於視覺健康的損害是無聲無息的,最後造成眼睛調節焦距能力不足,看遠看近對焦緩慢,眼睛肌肉痙攣!容易頭痛!等發現時常常為時已晚。需要很多的時間才有辦法恢復。

眼科的驗光很多是具有“診斷”目的,不是以配置眼鏡為主的

更多的是以排除眼睛疾病或確認疾病損害視力的程度。如白內障的程度或是黃斑部病變的程度,這樣的結果(度數)不是用來做配鏡處方的。

很多醫院也沒有驗光師,眼科醫師往往也較缺少以“驗配眼鏡”為目的的驗光,通常是委託護理師以視力表量測配上電腦結果(有時候會滴散瞳藥劑)來判讀。

只有適合沒有正確

所以我個人的見解,沒有絕對的正確的度數,只有適合“目的”的度數

在眼科驗光具有“診斷”目的,要知道有無疾病,驗光結果方便醫師判讀照顧患者的健康。

在驗光所驗光,是“驗配眼鏡”為主的驗光,可以在視覺上請驗光師幫你選擇最適合的度數,挑選最適合的工具(眼鏡與眼鏡度數)。

至於如何挑選工具,日後會在發一篇文來說明。

也許你會想閱讀

發表留言